爲深化國際學術交流,提升學生的全球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凯发k8国际組織了專業前沿項目新加坡訪學交流團,由任凱老師和王芳官老師帶隊,30位本科生和1名博士生參與,于2024年8月18日至24日開展爲期7天的訪學交流活動。本次訪學交流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實驗室參觀、機械專業課程和博士生學術報告學習、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設的先進再制造與技術中心和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參觀等,同時與上述科研單位的多位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本次行程首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本校師生的帶領下,交流團首先參觀了工學院、校圖書館以及大學城,實地感受校園濃厚的學術與文化氛圍。隨後,機械系曾開陽教授詳細爲交流團師生介紹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機械學科的曆史、發展脈絡與學科未來的研究方向,並帶領交流團參觀了校內多間實驗室與研究中心。
增材制造中心展示著多種3D打印設備,還陳列了學生與研究員的各類研究成果。實驗室負責人員爲同學們詳細講解了實驗室中陶瓷3D打印機制作的細胞支撐結構,並圍繞未來3D打印技術在現代工業和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與交流團師生展開討論。
在能源實驗室,同學們接觸到了一種新型的空調熱交換器原型機:超吸附性幹燥劑包覆除濕器。這種材料的應用將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能夠爲未來空調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變革。研究人員還爲同學們展示了燃氣輪機的熱能回收技術,以及利用熱水進行制冷的創新方法。
在先進機器人中心,同學們與兩款機器人原型機進行了深度互動。一款是識別抓取機器人能利用RGB攝像頭采集視覺數據,並通過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識別物體的形狀,實現精准定位和平穩抓取。一款是扭矩驅動的托盤抓手機器人,以其安全平穩的特性而著稱,未來有望應用于抓取細小物體和不規則物體。
在沖擊力學實驗室,同學們接觸了新型的高性能複合材料。研究員介紹了不同類型的測試儀器、分體式霍普金森壓力棒等先進設備,並通過實物展示的方式講解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制備工藝。通過觀察、親手觸摸實際的單層碳纖維層合板樣品,同學們對這種材料的制作及應用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參觀之外,交流團還走進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真實課堂,與本校同學“共上一堂課”。在理論力學課上,教授引導同學們深入分析各種平面結構的力學問題,並通過豐富的例題實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在機器人學課上,教授用抽象數學到具體應用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數學建模能力,也加深了大家對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理解。課程結束後,機械系增材制造數值模擬、先進制造、軟體機器人等研究團隊的博士生與交流團師生舉行了座談會。會上,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各自實驗室的概況以及研究方向,並詳細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之後圍繞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雙方展開深入的探討。
行程的第二站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在研究人員的帶領下交流團師生先後參觀了下設的先進再制造與技術中心與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並對兩個機構的研究方案與技術研發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與全面的認識。
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研討與研究基地的訪學交流,交流團還通過參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博物館等地多角度了解當地的文化,體驗新加坡豐富的曆史與人文。
本次对外交流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让同学们对机械领域的前沿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对未来科研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同时,本次活动也进一步巩固了学院与新加坡高校、研究機構之间的学术联系,为未来的教育合作和科研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
部分學生感想
機械工程學院2021級本科生程萬裏
這次寶貴的學習之旅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也深化了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爲我未來的學術和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參觀這些代表了機械工程領域前沿技術的實驗室,以及與實驗室研究人員的互動,我對制冷技術、制造過程以及創新技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參觀學習中,我接觸到了跨學科的研究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技術的廣泛領域,讓我意識到跨學科合作在解決複雜問題中的重要性。
最讓我受益的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本校學生一同上課,教授們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同學們積極的討論氛圍讓我記憶深刻。同時全英文的理論力學和機器人運動學課程,不僅鍛煉了我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也讓我對這些專業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次全英文的交流學習,它讓我認識到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連接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橋梁。這次交流經曆除了學術上的收獲,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
機械工程學院2022級本科生王杭俊
在短短一周的交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加坡的学术氛围,这种不同文化碰撞的学术多样性也体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园氛围中。这里的学生来自全球各地,他们互相交流,友好沟通,营造出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实验室参观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金属增材制造、机器人控制路径规划、实验仿真模拟等等,让我对机械工程的应用前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参观过后我们也与这里的研究生进行了交流讨论,通过这些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我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拓宽了国际视野,学到了全新的研究思维和创新方法。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这样一次國際交流的机会,这次研学经历将成为我未来学术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与创新。
機械工程學院2023級本科生張力恒
這次新加坡學術交流使我受益匪淺,我接觸到了不同的學術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動態,真正體會到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實驗室我看到了空調方面的熱量循環利用、能源的節約,明確了綠色環保工業生産是機械行業終身踐行的目標;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我們不僅對金屬增材制造和機械臂的控制研究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還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下的機械管理者的崗位職責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在海外學長的前端交流會,我們認真聽取關于可折疊柔性機器以及增材制造的計算機模擬和3D打印新技術的報告,豐富的案例介紹與有趣的理論講解,使我們接收到的知識更加具像化。這些經曆都讓我對自己的人生以及職業方向不再迷茫,堅定了科研工作永不言棄和不斷突破的信念。
這七天的研學非常充實,不僅抓住了與國際前沿接軌的機會,也豐富了自己對機械工程學科的認知。感謝學校提供的收獲滿滿的訪學之旅,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驗和啓發,深耕機械領域,爲行業與國家做出貢獻。
機械工程學院2023級本科生蘇照雯
這次新加坡的訪學之旅于我而言不僅是一次學術探索,更是一次對異國科研的深刻感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實驗室裏,增材制造生産的各種作品、節能的熱交換器原型機、精准抓取異形物體的機械臂等都讓我大開眼界。在先進再制造與技術中心與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的參觀中,我見識到了數字化技術在現代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也深入了解了智能、環保、互聯的制造業發展趨勢。
然而,這次訪學給我帶來的,遠不止于科技的震撼。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課堂中,我體驗了與國內截然不同的教學風格,這裏的學術是開放的交流與對話,是創新的嘗試與思考,是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我始終堅信,個人學術能力的提升需要積極的心態和開放的國際視野,而這次經曆無疑是一次寶貴的學術探索和文化體驗。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將繼續追求卓越,爲推動專業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爲期七天的行程中感悟到的對學術的執著追求,將永遠是我探索路上的不竭動力。